有位猶太財主,準備從兩個兒子中選擇一個繼承人,就給了他們每人一個金幣,讓他們到10里外的一個小鎮上,購買一個他們認為最值得購買的東西。而在這之前,財主已經叫他們的母親偷偷把他們習慣裝錢的口袋剪了一個洞。
下午,兄弟倆一前一後回來了,大兒子悶悶不樂,小兒子卻興高采烈。財主先問大兒子發生了什麼事,大兒子沮喪地說:「我也不知道金幣什麼時候就丟了!所以......我什麼也沒有買到。」說完就慚愧地低下了頭。財主又轉頭問小兒子:「你為什麼興高采烈啊?」小兒子說:「因為我買到了我認為最值得購買的東西,那是一筆無形的財富,足以讓我受益一輩子。」財主和大兒子都很好奇,雙雙注視著他,財主問:「是什麼呢?」「這個財富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:在把貴重的東西裝進口袋之前,要先檢查一下有沒有破洞。」財主滿意地點點頭。
同樣是丟失金幣,悲觀者用它換來煩惱,樂觀者卻用它買來教訓。悲觀者從中看見的是無邊地獄,樂觀者看見的卻是一束陽光。樂觀者的生活是多麼積極向上,悲觀者的生活是多麼消極被動。
所以,《塔木德》提醒我們,「正視悲觀,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,走出心靈的黑洞。」這樣的話我們就會不生氣,就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。那麼,怎麼調整自己的情緒呢?建議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調整:與樂觀的人相處、回想過去的成功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、改變周圍的環境、打破舊有慣例、從大角度想問題、瞭解自己的情緒週期。
凡是成功人士,沒有一位是自卑者。自卑者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難,只會一味逃避,他們害怕失敗,總是在內心否定自己,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,自慚形穢,喪失信心,進而悲觀失望,不思進取。一個人若被自卑感所控制,其精神生活將會受到嚴重的束縛,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也會受到影響而無法正常發揮作用。
所以,《塔木德》也說:「為了創造美好生活,一定要培養自信。」